苏州夏利家政公司今天分享下心肺复苏的现场救护方法和心脏骤停的原因等,作为家政服务人员,特别是从事老年人护理工作的家政人员,心肺复苏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心脏骤停的三大原因
1、不论在院外或院内,大多数心搏骤停是由于心室纤颤引起的,并且多发生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身上。而且,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 (高血钾)和持续低血氧是重要的因素。
2、心脏骤停病人中有显著的比例(0%~50%)是在发作时心室搏动缓慢停止。这种心律常因低氧和酸血症引起。另一个心室搏动缓慢停止的原因是迷走神经紧张性增加,这可能是由于药物、麻醉剂、下后壁心肌梗死(Bezold -jarisch反射)或侵害的操作触发。
3、电机械分离是心脏骤停的第三个因素。电机械分离最常见的病因是持续的心搏停止。最典型的是心室纤颤后8min或更长时间,电除颤无效却产生一个慢而宽的复合波,即电机械分离,往往不可逆转,是无脉搏的心室自主节律。电机械分离不仅作为一个冲动,更是一个终末节律。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放血过敏反应或肺栓塞都可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心脏骤停的后果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心肺复苏(CPR)的具体做法
1.生存链
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的急救可以用生存链(图2-1)来表示。生存链包括5个环节: 立即识别心脏骤停并启动急救系统;尽早进行心肺复苏,着重于胸外按压;快
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前三个环节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操作的,后两个环节则由专业医生进行。
图:生存链
2.成人心肺复苏
当人体心跳呼吸停止时 ,全身脏器发生缺血缺氧,尤其是大脑。大脑一旦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就发生损伤。因此,最好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
(1)判断意识。轻拍患者肩膀,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喊:“喂,你怎么了!”
(2)高声呼教。如果发现有人心跳呼吸停止,应高声呼教,寻求旁人帮助,并拨打电话120等。
(3)将患者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翻转时注意保护颈部。
(4)胸外按压。①按压部位: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下1/2处)。②按压方法:双手掌根同方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上半身前倾,
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成人下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
(5)打开气道。用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使成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于地面(90度)。
(6)口对口人工呼吸。将放在患者前额的手的拇指、食指捏紧患者的鼻翼,吸一口气, 用双唇包严患者口唇周围,缓慢持续地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为1秒钟)。
吹气量以胸廓隆起为宜,吹气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吹气之比为30:2,即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立即进行2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这样称为1个周期的心肺复苏。连续进行5个周期的心肺复苏,
然后检查心跳是否恢复。
如果不愿或不会做人工呼吸的,可以只进行胸外按压。
3.成人、儿童与婴儿心肺复苏比较
4.体外心脏除颤
心艇骤停常由心室颤动引起,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可以自动分析并体止心室颤动,如果家里有AED,可以参照说明书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