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都要经过发育、成长和衰退几个阶段,但因每个人的身体状况、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不同,生理上难以明确统一老年期限。一般发达国家和地区,多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规定60岁起为老年期。我国规定60岁到89岁为老年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何,饮食是否科学,是老年人是否能够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1.宜杂
老年人饮食宜多食用杂粮,品种要杂,粗粮和精粮都要涉及,水果、蛋白质、维生素等均需要摄入。
2.宜淡
老年人饮食宜清淡。果蔬素食品味淡,宜常食之肉类食品甘肥浓浓,宜避食之。淡食也指味道,食物不宜过咸或过甜。老年人易患高血压,过咸会导致血压增高也使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食物过甜和多食甜品,易导致糖尿病,并可导致肥胖和高血脂。
3.宜早
老年人要少食多餐,故早餐必不可少、晚餐进食宜早,不可食后就入睡,以防消化不良。
4.宜少
老年人活动量相对较少,基础代谢能力亦较低,所需热量应减少,不宜进食过多。老年人由于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较差,多食便滞,故不宜吃过饱,一般约八成饱便可。如确需增加营养,亦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
5.宜缓
老年人进食宜细嚼慢咽,以使食物变碎、唾液分泌增加,便于食物消化吸收。老年人因咽喉部反应不灵敏,缓食可避免食物进入气管。糖尿病老年人尤应缓食,以免血糖突然升高。
6.宜软
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坚硬食物难以消化吸收。故老年人吃的食物要熟、烂、软和、可口。
7.宜温
老年人多胃寒,故饮食宜温,应少食生冷,以避免患肠炎、腹泻。
7.宜杂